close
以下是關於一本書的筆記。
身體示意識的展現,基於這樣的道理,我們有理由相信,身體的病痛其實反映了我們內心深層的潛意識。於是,疾病根本來說是一種心理學。
這本書認為:疾病是一種人類的狀況,指明病人在意識層面失去了次序或和諧。所以,人因為缺乏意識的某個部分,於是有了症狀。而疾病只有一個目標:就是讓人變得完整。疾病的出顯顯示我們需要什麼,也顯示我們出我們的缺乏是什麼,拒絕接受什麼,顯示出身在陰影中尋求出路,顯示出我們失去平衡。每個人的身體都蘊含著宇宙的法則,但是半數無法實現與被看見,於是,那些無法被實現的法則都會透過身體症狀的媒介展現出來,症狀迫使我們活出並真實理解那些我們最不想要的事。
所以,這本書做出身體疾病與心理意識的關係有一些對我具有意義如下:
◎ 容易發炎的人是企圖避免衝突。
◎
過敏是抗拒某些事情。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患者想要逃避的,便以過敏原的方式呈現。患者企圖以過敏操縱周圍環境,並不讓外在的東西進來。
◎ 胃病或消化:要注意以下問題
1. 我不能或不願嚥下什麼事情?
2. 有什麼是會吞噬我的內心?
3. 我刻意避免衝突到哪一種程度?
4.
內心是否渴望沒有衝突的童年時代,那時我什麼也不必付出,就能擁有愛和照顧,而不需憂慮任何事?
◎
皮膚:是關於界線。這樣說當然籠統,但是也有道理。
◎ 頭痛:妄想以理智來壓抑自己內心的需要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